★《哪吒》和“封神宇宙”引起的风波
如果从国产动画电影上论,2019年的《哪吒》,是继2015年的《大圣归来》后,再次创造神话的国产动画电影。
虽然有很多国漫观众,内心坚持认为《哪吒》比不上同一年的《白蛇缘起》,或者是《罗小黑战记》,更是更早的《魁拔》等等。
但偏偏只有《哪吒》获得如此成功,这些都题外话也都不再多谈。
反正《哪吒》不管是电影的本身,还是《哪吒》背后光线推出的“封神宇宙”。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,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。
与此同时,它也形成一种商业模式。
这就导致了《哪吒》和背后的“封神宇宙”,先后遭遇各种争议风波。
这些争议有的是正面的(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国观众),有的风波却是相当负面的(大多数来自于同行)。
比如和“封神宇宙”模式无关的舞台秀“五维记忆”,在《哪吒》上映的时候说“抄袭”的问题。已经被中国网友们斥责是一个笑话。
这就是单纯的为了商业利益而“碰瓷”,但不得不说对方这次蹭热度非常的成功。
《哪吒》和“封神宇宙”开启的中国动画商业模式,显然成为国内同行效仿,或者“模仿”的对象。
在今天《哪吒重生》官宣之前,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2019年年底,某动画公司官宣了动画《二郎神之深海蛟龙》制作的消息。
这个项目是典型的“碰瓷”,因为它在宣传的时候。
明确有过宣传,这部动画的导演和动画公司,曾经参与制作了《大圣归来》和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等动画。
甚至还打出“封神宇宙”又一部作品的广告词。
结果,隔天动画电影《大圣归来》、《哪吒》和《姜子牙》背后的动画公司,联合声明与《二郎神之深海蛟龙》没有任何关系。
实际上也是如此,因为《大圣归来》《哪吒》《姜子牙》,包括2020年可能上映的《大圣闹天宫》和《深海》等等。
这些国产动画虽然制作公司不一,导演也都不一样。
比如《哪吒》是可可豆动画,而《姜子牙》是中传合道文化。
但它们背后的投资公司,发行公司,反正占大头的都是光线影业,与光线旗下的彩条屋影业。
《哪吒》主要是光线和彩条屋投资,但制作是饺子导演的可可豆动画公司。
可可豆动画在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之前,并没有做长篇动画电影的经验。
它没有办法,只能外包了近百家动画公司一起制作,相信只要注意《哪吒》片尾的观众,都知道这件事情。
这部《二郎神之深海蛟龙》导演和动画公司,确实参与过《哪吒》的制作。
但它背后没有光线影业(彩条屋),自然和光线推出的“封神宇宙”没有任何的关系了。
现在它这样的宣传,摆明就是借此“碰瓷”蹭热度。
《哪吒重生》并非是典型的“碰瓷”
如果说《二郎神之深海蛟龙》背后的资本,是典型“碰瓷”这种商业模式。
那么《哪吒重生》还是不同的,因为它只是选定了“哪吒”这个神话人物,宣传上面并没有明显碰瓷光线打造的“封神宇宙”的行为。
一是《封神演义》是中国神话经典小说,哪吒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。
它是一个公共大ip,与美国漫威和dc那种近代创造的文化ip,公司拥有各自版权不同。
这种古代“公共ip”,从名义上来讲属于全中国人民。任何普通人写小说,哪怕各行各业,只要用“哪吒”这个神话人物都没有任何问题。
因为哪吒是著名的中国神话人物,并不是因为《哪吒》动画成功就垄断了知识产权。
但是,如果你要画一个“哪吒”,形象和电影《哪吒之麻童降世》完全的相同,那便涉及到当代文化作品再创造,其形象侵权的问题。
总之,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。
二是《哪吒重生》公司团队,也是国内最大和最成熟动画公司之一。
这家公司团队除了前作《白蛇缘起》,前面还做了好几部国产动画电影,《猫与桃花源》《阿唐奇遇》等,当然都不是非常成功,除了首部作品《小门神》。
《小门神》是2016年前的作品,只比《大圣归来》晚一年。
可以说,追光动画将中国神话做现代解构故事,早就已经这么做了。
而且追光动画一系列的动画电影,动画制作的水平,动画产生的数量,动画的延续性。比起光线推的几家动画公司。
追光动画在国产动画电影公司当中,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。
既然追光动画曾经做过了现代解构的《小门神》,自本身又是国内动画电影大公司,现在照《哪吒重生》官方宣传的话。
这个项目创作都历时了四年,定档在2020年暑期档,到现在上映也不过半年多时间。
短短半年多的时间,一部成熟的3d动画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。
那自然就只证明了一点,追光动画做《哪吒重生》,只能说是和半年多前的《哪吒之魔章降世》撞了题材,《哪吒重生》不是有意“碰瓷”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。
而且题材相撞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是两部题材相似作品的口碑质量。
在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成功深入人心过后,观众会不会为追光的《哪吒重生》买账,这个问题的答案这能等到电影上映后揭晓了。
各种令人眼熟的哪吒IP形象。